在众多高校中,军校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培养目标而备受关注。这些军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学生进校第一年就免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各种费用,每月还给学生发1000起步的生活补贴。这都是哪些学校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这9所神秘军校,希望大家点赞,收藏,转发,谢谢。
第9位,陆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位于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陆战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特色医学科技创新高地、军队预防医疗保健基地、军队卫勤重要战略支撑和红色军医文化传承阵地。学校由原第六、第七军医大学合并而成,截至2024年1月,学校占地9079亩,共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以及8个军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校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5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5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博士生导师277名、硕士生导师376名,教育部和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8个。截止2024年1月,“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8位, 武警警官学院。武警警官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警校路一段489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警总部直属的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高等军事学府,乃全军唯一一所在四川设置的军事院校。截至2024年5月,学院本部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训练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有军事学、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生长警官本科教育开设18个专业。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授共56人,副教授共157人;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共57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共575人。建有5个学院级教学科研团队。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共1项、三等奖共1项,军队二等奖共2项、三等奖共5项,武警部队二等奖共4项、三等奖共3项。
第7位,武警工程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三桥武警路1号。原名武警技术学院,1983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1998年9月更名为武警工程学院,2011年7月改建为武警工程大学。是武警部队最早组建、最早开办本科和硕士教育、最早被确定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军事院校,是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唯一全军现代化教学工程试点,唯一指挥与技术并重、工程与管理结合、教学与科研一体的武警综合大学,主要担负武警部队指挥类、工程技术类干部的学历教育和任职培训任务。
学校设有理学院、军事基础教育学院、装备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电子技术系、干部培训大队、研究生管理大队和学员旅。截至 2023年7月,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200余名,博士生导师44名,硕士生导师181名。学校先后出版各种专著、译著40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0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100多项通过省部级鉴定,100多项获军队、省级科技进步奖或国家专利。武警工程大学上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8.78%。
第6位,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62号。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以原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基础重建,隶属战略支援部队,主要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学校创建于1931年,1999年,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占地近8000亩,拥有科学教研人员2000余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50余人、硕士生导师280余人。设有郑州、洛阳两个校区,建有理、工、军、文、管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军队(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截至2023年6月,学校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中国天眼”FAST超级射电望远镜建设、载人航天、探月计划、量子信息、北斗导航、国家高速信息示范网等重大专项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核高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军队重点科研项目3000多项。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上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67%。
第5位,火箭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同心路2号,是中国唯一一所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重点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士授予权单位之一,被誉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军官的摇篮。
学校下设3个学院、7个专业系、2个研究生管理大队和若干学员旅,形成了以导弹高技术应用工程为特色,以技术为基础、技术与指挥相结合,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任职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300余名,博士生导师90名,硕士生导师330名。学校先后完成科研课题10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2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500余项,国防专利120多项。根据学校官网发布数据,火箭军工程大学上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56%。
第4位,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长乐东路甲字1号,是一所融工、文、管、理、法、军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和对外开放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受空军和教育部双重领导,正军级编制。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1万多亩;大学辖7所院(校),以及基础部、军政基础系2个教研单位,8种专业学位类别共计20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8个本科专业。有教员1843名,其中现役1586名;高职721名;博士和硕士生导师518名。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军队(省)级教学成果奖70余项,每年参加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00余项。根据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空军工程大学 上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8.45%。
第3位,海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简称“海工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717号,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工程与管理、技术与指挥相结合的海军高等学府,是全军著名的军种工程大学,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海军工程大学下设4个校区,武汉市硚口区为校本部,校本部总占地面积140多万平方米,下设6个学院 ,开设34个本科专业。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共500余人,其中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5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学校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00多项,申请专利200多项。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军队)级以上奖项890余项,学校连续6年代表海军参加土耳其国际航海技能竞赛四获冠军、两获亚军。根据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海军工程大学上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34%。
第2位, 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称“陆工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后标营路88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以陆军通信兵、工程兵、军械装备等领域为基础,辐射陆军工程保障和新型作战力量全领域;以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外军留学生教育为主要培训类型,主要承担陆军通信兵、工程兵、无人机、武器装备保障(步兵、炮兵、防空兵等领域)和部分新兴专业军官培养,以及陆航飞行员、航空机务生长军官本科基础教育等任务。
校本部座落于南京市,另设石家庄校区、通信士官学校(重庆)、军械士官学校(武汉)和训练基地(徐州);占地面积约736万平方米,5个内设学院,开办了47个本科专业。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求是奖”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10人。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大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和战略工程建设任务,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2600余项。近3年,学员获国际级奖励47项、国家级奖励1000余项、省(部、军队)级奖励1300余项。根据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陆军工程大学 上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8.24%。
第1位,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也一直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 156 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
学校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洛阳等地,设有八大学科门类61个本科专业;有在读学生 20000 余名,其中本科生 8000 余人,研究生 16000 余人。有两院院士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5人,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全军优秀教师152人。国防科技大学取得了以“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天拓”系列微纳卫星、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浮列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作出重要贡献。根据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国防科技大学上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21%。
以上介绍的我国的9所军校,他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学子的目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前景,还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